目錄
自然農法的生命饋贈
「你看,這些菜豆的產量真的很驚人。」我輕撫過飽滿的豆莢,指尖傳來植物特有的生命力。採用自然農法種植,不施化肥、不打農藥,讓菜豆依照自己的節奏生長。雖然葉片上難免有些蟲咬的痕跡,但這正是生態平衡的證明——我們與自然共享收成,留下部分給其他生物。
每當收成季節來臨,這些充滿活力的菜豆總是給我們甜蜜的煩惱:新鮮採摘的菜豆清炒後清脆甘甜,但產量之大,往往一餐吃不完。這時候,老祖宗的智慧就派上用場了——將盛夏的豐收轉化為能夠長期保存的菜豆乾。
從枝頭到竹盤的旅程
製作菜豆乾的第一步是細心挑選與處理。我們會將採收的菜豆剪成約5公分的小段,這個長度最適合後續的處理與烹調。過程中要仔細檢查每段菜豆,自然農法栽培難免有些蟲咬痕跡,這些部分需要修剪掉。看著竹籃中翠綠的菜豆段,彷彿已能聞到未來菜豆乾的香氣。
「很多人問為什麼要先汆燙?」我將剪好的菜豆倒入沸騰的大鍋中,蒸氣瞬間瀰漫整個廚房。這個步驟稱為「殺青」,能抑制蔬菜中酶的活性,防止日曬過程中養分流失。更重要的是,高溫能殺滅表面微生物,延長保存期限。鍋蓋一蓋上,蒸氣便溫柔地包裹著每一段菜豆,連浮在水面上的部分也能均勻受熱。
陽光與時間的魔法
汆燙後的菜豆呈現更鮮豔的綠色,我們將它們均勻鋪在傳統竹盤上,準備迎接最重要的日曬過程。「夏天的太陽是最棒的天然烘乾機。」我把竹盤搬到陽光直射的庭院,看著菜豆在金色光線下閃閃發亮。
日曬的過程需要三天耐心等待。第一天,菜豆開始收縮,表面出現細小皺褶;第二天,顏色逐漸轉深,從翠綠變成橄欖綠;到了第三天,原本飽滿的豆莢已完全脫水,呈現深墨綠色,摸起來沙沙作響,這就是完美的乾燥狀態。
封存季節的美味
曬好的菜豆乾散發著濃郁的豆香,我們將它們裝入密封罐中冷藏保存。「這些菜豆乾可以陪伴我們一整年。」尤其在寒冷的冬季,抓一把菜豆乾與雞肉或排骨一起燉煮,湯頭會呈現獨特的甘醇風味,豆乾則吸飽湯汁,咬勁十足。
這不僅是一種食物保存技術,更是與自然節奏和諧共處的生活智慧。從A字架上的藤蔓到餐桌上的佳餚,菜豆乾凝結了陽光、土地與人情的精華。如果你也想嘗試,不妨在春季播下菜豆種子,夏季就能體驗這份轉化自然的樂趣。
「自然農法最迷人之處,就是能完整感受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旅程。」看著罐中飽含陽光的菜豆乾,我彷彿又看見夏日庭院裡,那些在竹盤上慢慢濃縮季節精華的綠色精靈。
菜豆乾製作過程影片
歡迎到我們官網「在森林那邊」了解更多天然產品!